">
直播帶貨的風越刮越大,吸引無數行業的人加入直播大軍。站在風口中,玩家們卻發現直播電商的處境已經悄然變化。
01 玩法升級
短暫消費轉向長期主義
直播行業和用戶認知的成熟,對“直播+內容”模式的質量要求更高。直播間典型的沖動型消費將不足以帶來有效的GMV,以產品為中心的持續性消費或將成為直播常態。
這提醒直播電商應該逐漸從主打價格戰來收割流量的初級形態中走出來,提升內容創新、選品質量、數字化供應鏈、售后服務能力,以長期主義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力。
據飛瓜數據統計,抖音平臺今年1-2月銷量前1000名的品牌,其自播號銷售額增速相較2020年11月增加了122%,2021年2月品牌自播賬號數量環比也已增加了近一倍。
私域流量
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公域流量獲客成本翻了幾倍,品牌需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私域流量池作為品牌護城河,不僅可以縮短用戶到品牌的消費鏈路,還能高效增強用戶粘性和復購率。
私域流量可從公域流量池中沉淀。商家要在多個平臺上布局,以獲取較大的流量漏斗基數。再經過精細化數據清洗,逐步篩選出高質量流量。最終建立以微信群為核心的品牌社群,將流量圈到自家流量池中。
數字化產品
部分直播電商無法承受較大流量,處理訂單爆發、采購補給問題的能力較弱。為此,數字化ERP產品逐漸涌入直播領域。
借助數字化產品,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審核、攔截異常訂單;還能智能拆分、合并訂單,將耗時的人工處理訂單轉變成高效的自動化處理。
而預設策略可以實現系統自動計算爆款,批量打單發貨,精準解決直播電商需求。此外,通過AI揀貨,可以大幅提升揀貨效率。
部分產品還能智能匹配供應商,不但可以智能生成采購貨品和數量,還能實現最低價格、最近采購。
數字化產品強勢入局直播生態,將會成為直播電商一大競爭點。
02 未來風向勘測
直播電商的未來很難精準預測,但也有跡可循。
直播+價值觀
近兩年,“直播助農”、“直播扶貧”等新詞匯層出不窮。不僅薇婭等頭部主播幫助農產品傾銷,多地政府更親自下場支持農村搭建直播隊伍,“直播扶貧”等模式現下依舊火熱。
直播電商成為扶貧的一大主力,短期內非但不會被政策拋棄,反而會享受更多紅利。